2022年09月07日 3399人 浏览
深度剖析:品牌VI设计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组织机构日趋繁杂,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各类媒体日益膨胀受众面对大量繁杂信息的时候,企业品牌的个性和身份的识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由为重要。
VI全称为Visual Identity,即是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和企业品牌相互依存,互相发展,互为因果。企业可通过VI设计对其办公系统、经营、包装、广告等系统形成规范化的设计和管理,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式来划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使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迅速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出品牌效应,占有市场,VI设计能加速文化的渗透,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感召力。
VI设计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内容就是对商品标志的设计和规范,现在的VI设计不仅仅是对标志图形的设计考虑,还会结合企业品牌理念,选择符合企业特点的字体,合适的色彩,注重图与字的组合的合理性,使消费者对品牌便于识别、联系和记忆,企业品牌也就能通过视觉系统对消费者反复灌输、广泛宣传。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在各个宣传媒体。
(一)在企业形象(VI)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现代企业间的同类产品的品质差别不大,甚至很多产品的品质非常相似。故在企业品牌vi设计环节,为了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则需确立企业的个性化形象设计原则。用特殊化的个性和独特的理念将自己的信誉和形象,以最为简洁和快捷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2、统一性原则。即在企业品牌vi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采用统一的设计和统一的大众传媒方式将企业的信息传递出来。这样既可以集中企业文化的精髓之处,强化企业管理纪律,又能在客观上提高企业信息的传播速度,为企业在竞争中占领先机提供保证。
3、可实施性原则。设计出来的企业形象设计要能真正地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得到落实。这就要求设计者充分了解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地确立本企业的市场营销地位,对推广企业形象(VI)设计后的市场前景有个准确的定位,并以此定位规划企业的发展策略。
(二)正确定位本企业与本企业所在行业的关系,加快企业形象(VI)设计转化为企业发展助推力。
一般情况下,企业形象(VI)设计所追求的是塑造一个独特的、个性化的企业形象。但是由于社会部门分工的不同,各行各业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在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就必须严格把握本企业的个性特征以及本企业所在行业的共性特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寓共性于个性当中,自觉将本企业归类到某一行业当中,尊重本行业已经形成的行业形象设计效应,并加以充分利用,将迅速提高企业形象设计转化为企业无形资产,推动企业的快速迅猛发展。
本质上,企业形象(VI)设计就是对企业市场前景的一个定位,而准确的定位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推动力,从而使企业形象成为企业的另类无形资产。一个成功的企业形象(VI)设计可以确立企业的本质,并将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信息具体化为符号传递给消费者,为本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在企业的内部成员之间,企业可以通过成功的企业形象(VI)设计将企业的理念、外界的高评价传播给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对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进行宣传,既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策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确立了负责的企业理念之后,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营造一种和谐团结的气氛,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吸引地的输送人才、提供智力保障。对外则能够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整合并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将企业的信息充分传达给民众,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率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的粘性和认同度。
总体而言,企业品牌vi设计与企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只有通过在视觉上塑造一个个性化的、独特性的、新颖性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这样才能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人气,并通过企业形象(VI)设计带来的良好信誉和形象效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打造自己的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肯定和认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而企业的快速发展,又会继续实施企业形象设计,不断开拓销售国内、国外市场,使企业的视觉传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最为理想的传播效果。结束语:在当今全国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实施有效的企业形象(VI)设计是最佳途径之一。
一个成功的品牌vi设计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成长腾飞的助推器。它不仅能够使消费者群体充分信赖企业,为企业改善经营环境提供各种发展契机,而且可以促使企业员工在工作当中树立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企业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
以上就是品牌VI设计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内容了,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912.